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各地情况都不同。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因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厚成势。总的看,有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功能定位更清晰。各地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区域主体功能和地方特点更加凸显,比较优势充分释放。比如,我国经济三大引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动力源更强劲,进一步集聚产业和人口,2024年三地经济体量占全国的40%以上。又比如,东北地区战略支撑更牢靠,2024年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25.3%,原油产量占全国21%,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自主化,有力维护国家粮食、能源、产业安全。还比如,探索试验的海南自贸港,建设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十四五”前四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年均分别增长31.3%、32.3%,5年实际使用外资超过建省头32年总和。
二是优势互补更有效。我们客观认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靠挖潜力来增动力,让所有地区、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比如,东部地区产业、技术、管理、资金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紧密结合,互补效应更加彰显。“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约占全国70%,戈壁荒滩成了绿色电源,实现了治沙、增收的有机统一。西部地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7万列、占全国近一半,实现“内陆变前沿”。又比如,中部地区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优势,60%以上的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和高速铁路主通道途经中部,培育形成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量子科技、存储芯片、工程机械等产业势头强劲,挺起国家发展的中部“脊梁”。
三是联动共治更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是我们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写照,这里我想用各地区共同保护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的成效来说明。先看长江,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化工围江问题基本解决,十年禁渔深入推进,现在的长江江豚逐浪、鱼跃鸟飞,“一江碧水向东流”。再看黄河,沿黄9省区累计完成造林2亿亩,修复退化草原2.31亿亩,黄土高原由黄转绿,黄河水由浑变清,可以说“九曲黄河万象新”。
四是活力更充沛。我们破立并举,推动各地区释放潜力、激发活力,发展形成一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区域高地。比如,长三角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向联合创新、产业协作、民生共享的“软协同”迈进,有很多民生感受都是在这些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支撑起来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到全国3/5、1/3、1/3,成为发展的强劲增长极。又比如,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持续深化,资金、人才等要素在三地高效流动,在横琴就业生活的澳门居民超过2.7万人,河套深圳园区聚集超440家科技企业、200个高端科研项目。还比如,海洋强国建设走深走实,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1/3,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10港口中占6席、全球货物吞吐量前10港口中占8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均创世界纪录,船舶和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居世界首位,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海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我们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鼎合网配资-鼎合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炒股开户要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