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是咳嗽的高发季节,许多患者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后,咳嗽仍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一些儿童患者,家长给买了各种咳嗽药,就是把咳嗽止不住,针对这种情况,不妨试试贴敷治疗!中药穴位贴敷在最近秋冬季咳嗽治疗中,疗效确切,尤其对于反复迁延不愈的咳嗽,效果显著。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外治方法,以下是对其的详细探讨: 一、中药贴敷治疗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利用中药对体表相应特定穴位进行刺激,通过皮肤吸收,使药物随经络传到五脏六腑,达到治疗目的。这种疗法能够激发相应经络的经气,调节气血阴阳,药性透皮吸收,多重作用,从而起到止咳化痰、宣肺平喘的作用。 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肺系疾病的适应症: 中药贴敷治疗适用于多种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慢性咳嗽 2、哮喘 3、急性呼吸道感染 4、支气管哮喘 5、支气管炎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外。 7、对于小儿慢性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中藏药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更显著。 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优势 1、避免滥用抗生素:中藏药贴敷治疗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无耐药性,减少了对身体的副作用。 2、个性化治疗:中医治疗讲究因人、因症,辨证施治,用药准确。 3、直达病所:通过穴位贴敷,药物能够直达病灶,作用效果持久。 4、安全性高:中藏药穴位贴敷治疗对肠胃无刺激,对肝肾无损害,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四、常用穴位及功效 1、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该穴乃肺气出入之通道,功用为化痰平喘,宣肺降气,可治疗肺部疾患所致咳嗽、哮喘,还可以治疗咽痛。 2、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约2指宽)。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内应脏腑,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穴位,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之功,既可散肺中留伏之邪,又可补益肺气。 3、膻中:两乳头连线之中点。膻中穴又被称为“气海”,是指人体之气汇聚、分布的地方。刺激膻中穴可以治疗肺气壅滞引起的咳嗽、气喘、憋闷等症状。 4、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行气助阳的作用,可以治疗发热、鼻炎、头痛等。 五、注意事项 1、贴敷药物后局部注意防水、保暖。 2、对胶布过敏者,需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3、贴敷时间:成人贴敷以8~10小时为宜(以皮肤耐受为度),儿童贴敷以2~6小时不等,更小的患儿可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缩短时间。 4、注意观察贴敷后的皮肤反应和效果,及时调整贴敷时间,以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羊肉等刺激性食物。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季咳嗽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疗法。它不仅能够缓解和治疗咳嗽病症,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作用。因此,对于冬季咳嗽的患者来说,中药贴敷治疗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六、推荐贴敷方剂 针对近期咳嗽症状,多数患者(儿)主要以干咳为主,伴少量白粘痰或黄痰,以阵咳居多,清粘涕或无涕,夜间咳嗽重,再结合近两年咳嗽患者素体多为肺气阴两亏,鉴于以上症状和体制分析,辩证为风寒袭肺,寒入里化热,使肺燥加重,因此辩证为中医燥咳(燥加热)范畴,贴敷用药: 1、咳嗽初期:麻黄,杏仁,干姜,细辛,头花杜鹃,贴敷双肺腧。 2、咳嗽中期(4、5天后):麻黄,杏仁,桑叶,黄芩,浙贝母,短穗兔耳草,贴双肺腧,双膏肓。 3、咳嗽后期:北沙参,地龙,诃子,桔梗,麦冬。贴华盖,双膏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鼎合网配资-鼎合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炒股开户要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