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吴军林 记者 赵恩 刘敬怡 上海报道
“之前我们办理工商变更,街道工作人员全程帮我们进行了。”在特赞科技首席人才官王雨婷的印象中,“企业零跑动”在上海已经成为现实。
作为一家“内容+人工智能”企业,特赞科技扎根上海已有10年,可谓上海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和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这10年来,特赞科技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有哪些体会?近日,海报新闻(报料微信号:HaibaoNewsSw)记者来到上海徐汇区,对特赞科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特赞科技公司活动现场
企业:“新政策会找上门”
“其实我们的状态是‘新政策会找上门’。”8月14日,王雨婷告诉记者,上海有关部门会定期来访,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意见,了解企业需求,有新政策时会主动联系公司,一方面对政策进行宣导,一方面积极指导公司何时申报、如何申报。
今年7月,徐汇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办公室主动联系特赞科技,通知徐汇区人才租房补贴政策,并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指定平台用人单位申请和人才条件筛选等工作,快速落实人才扶持政策。
王雨婷介绍,区里有相关配套,如帮助员工申请公租房,提供租房补贴,或对核心团队提供人才专项补助。
“高层次、紧缺性人才、海外归国人才等,可以直接享受上海市引进人才落户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已有65位特赞员工通过该渠道引进落户。”8月26日,特赞科技人力资源部的张婷告诉记者,除人才落户的吸引力外,公司高层次人才也受到了市区两级的人才计划扶持,“包括上海东方英才计划、徐汇区光启人才计划,每年公司也会有10多位重点员工享受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人才租房补贴和绿色就医政策。”
王雨婷说,公司内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这些举措解决了后顾之忧,对于吸引人才,帮助其在上海扎根并长久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人才招聘方面,政府帮助我们直接去对接高校的招聘会,从沟通到落地都很高效,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我们对人才的吸引和招揽,也能够切实解决企业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问题。”王雨婷说,这类活动收效明显。由于有官方背书,同学们更愿意信任企业,而对企业来说,也不需要花费更多成本和时间与学校重复建联。
今年7月,为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徐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组织介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特赞科技受邀参加,在了解就业政策的同时,也针对企业现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企业零跑动,政府跑起来
“大约五年前,办理相关手续基本上要去线下,比如公司注册地变更,一些同事的办公地变更,因为涉及跨区办理,还是要回到企业注册地去办理相关手续。”在王雨婷的印象中,目前需要实地跑一趟才能办理的业务已经很少,反倒是有关部门“跑”了起来。
在“零跑动”服务模式下,除市区两级部门外,平日里与公司打交道最多的,是街道办和相关管委办。在王雨婷看来,这一服务体系是360度全方位的。
“举个例子,我们企业的经营范围变更、注册子公司的工商流程、证照的处理,这些内容基本不需要我们再去线下,都可以线上办理。”王雨婷介绍,街道办和管委办也会主动向企业提供委托办理服务,“像之前我们办理工商变更,街道工作人员全程帮我们办理了,直到新的证照推进完成,返回到我们手里。”
公司内部
王雨婷说,由于政企之间平时就有比较稳定的沟通渠道,公司有需要时,很快就能找到人,工作人员会手把手指导,“我觉得这些是非常好的,基本上有问题都可以联系他们帮助我们解决。”
在过往的事务办理中,王雨婷明显感受到有关部门的确在从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这让公司能将更多时间花在技术研发上。在她看来,在跟各级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双方更像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而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政府搭建平台,助力企业客户对接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经信委高质量产业发展的人工智能专项企业,特赞科技已为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平台,服务了10万个小微企业和个人。
“上海的大型企业很密集,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客户资源,同时政府部门也会帮助我们去对接,比如在每年的进博会、工博会、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等场合,会专门帮公司对接潜在客户,这是对企业实实在在有帮助的。”王雨婷介绍。
除一般的大型活动外,还会有专门基于产业的点对点的需求对接会,以便供应链各端的企业带着需求和方案在此场景内洽谈。
王雨婷介绍,今年6月,公司刚刚受邀参加过一场“AI+广告”的活动。活动现场邀请了近百家品牌方,通过路演展示、品牌方需求发布等环节,搭建AI技术方(人工智能企业)、创意实现方(广告企业)与需求方(品牌企业)的精准对接平台,推动技术落地、案例共创与生态共建。
王雨婷说,有关部门在前期征集需求,企业在活动现场进行面对面深度交流和匹配,效率颇高,公司可以直接与客户网络建立联系,同时精准把握对方需求并提供方案。不仅如此,政府有时还会向企业进行产品案例征集,通过公开渠道进行宣传,助力公司在行业建立口碑。
从公司所在的大楼向外观看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以来,上海已连续8年迭代更新实施8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累计实施任务举措千余项,今年更是首次将“提升企业感受”写进该系列行动方案的标题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企业感受提高到如此突出的位置,这体现了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务实”的特征。
“作为众多创新创业企业成员之一,公司其实不单单是政策的受益者,也是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的践行者。”王雨婷说,未来,公司希望在“AI+内容”垂直赛道上继续深挖产业技术价值,同时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以战略投资或业务拓展方式,在国际市场进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能够为公司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格局,公司对此非常期待。
鼎合网配资-鼎合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炒股开户要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