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西坑村的街巷里,网格员敲着铜锣、摇动手摇报警器逐户喊话,一场贴近实战的村居自然灾害应急“叫应”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演练由广州市减灾办、花都区减灾办联合主办,以“14号强台风引发暴雨”为模拟场景,聚焦基层应急“最后一公里”难题,用“传统+科技”的融合模式,交出了“半小时内受影响村民全转移”的实战答卷。
为让演练不走过场,主办方提前下足“绣花功”。一方面,组织“区-镇-村”三级应急骨干开展桌面推演,针对基层应急常见的“信号断联、特殊群体转移难、群众不配合”三大痛点,逐一制定解决方案——明确信号盲区用临时无线电保通信,为行动不便老人设“一对一”帮扶岗,提前梳理化解群众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对无人机、手摇报警器、智能叫应终端等装备全面检查调试,确保从地质隐患识别到预警传递,每一个环节都能“拉得出、用得上”。
“现在启动防暴雨三级应急响应!”随着区三防办指令下达,西坑村“村两委—网格员—村民”三级叫应体系迅速运转:大喇叭循环播报预警、微信群实时推送信息、铜锣声穿透街巷,针对信号盲区,救援队第一时间架设临时无线电,对无应答村民启动“二次叫应”,最终实现叫应率100%。
当暴雨升级为红色预警,西坑村后山出现滑坡风险,演练转入紧急转移阶段。网格员与志愿者逐户敲门,党员突击队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往安置点走,对有抵触情绪的村民,工作人员一边讲解风险,一边组织协调安置保障;空中,无人机勘察转移路线,避开隐患点;地面,中巴车有序输送村民,形成“天地一体”转移模式。途中遇路障,党员、村民、镇应急队伍协同发力,20分钟便打通通道。抵达安置点后,人数清点、物资发放、医疗检查同步推进,全程仅半小时,受影响村民“应转尽转、无一人遗漏”。
本次演练市、区应急管理局及花都区各镇(街)、村(居)负责人约400人现场观摩。接下来,广州市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优化村居应急“叫应”机制,让铜锣声、科技力共同守护基层安全,为“平安广州”筑牢灾害防御屏障。
鼎合网配资-鼎合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炒股开户要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