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去世后,由于其子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武王的弟弟周公担心天下得知武王驾崩后会引发叛乱,便“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成王和周公这对君臣搭档,成为历史上的美谈。千年之后,汉武帝命宫廷画师绘制《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几乎是明示霍光应如周公般辅佐幼帝刘弗陵。从二十多年无失误的默默无闻,到掌握帝国最高权力,生前令皇帝敬重,死后更获历代汉帝祭祀,霍光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呢?
一、强大的外戚势力,步步惊心
谁也未曾料到,出身歌女的卫子夫竟能赢得汉武帝刘启的宠爱。她背靠平阳侯府,有名将卫青、霍去病的战功做后盾,在汉武帝的偏爱和提拔下,卫氏和霍氏两大家族迅速崛起,成为西汉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力量。霍光正是在卫霍家族风光正盛之时,随其兄长来到京城,见识了这位传奇的皇帝。然而,帝王的宠幸并非长久,随着霍去病和卫青相继英年早逝,皇后卫子夫青春不再,卫霍两族的辉煌渐渐走向衰落。汉武帝晚年,朝野震动的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及卫青之子卫伉等人被牵连身亡,卫氏权势被一扫而空。
展开剩余75%年少的霍光在哥哥推荐下先后担任郎官、侍中等职。与卫氏族人渐趋骄奢不同,霍光没有跟风浮华,凭借过人的韧性和谨慎,历经官场沉浮,先后出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要职。二十余年伴君如履薄冰,他未曾犯过一次错误。随着霍去病的早逝,霍光逐渐成为卫霍两族中汉武帝最为信任的年轻一辈。尤其是在汉武帝更换丞相频繁且多遭不测的背景下,加上巫蛊之祸直接波及卫氏,霍光却能屹立不倒,甚至跻身辅政重臣,这其中的玄机令人深思。
二、托孤重臣,善于权谋
巫蛊之祸对卫氏造成灭顶之灾,也使得汉武帝在选择继承人时面临困境。长子刘闳虽仁慈,却早逝;三子刘旦曾公开请求太子位却遭拒绝;四子刘胥实力不足未获青睐;五子刘髆因舅舅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的政变失败而失去资格。最终,年幼的刘弗陵成了继承人。为防止权臣干政,汉武帝处死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并“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暗示辅佐幼主的重任交给霍光。霍光身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政。
在巫蛊之祸中,唯一“干净”的两人走向迥异:依靠母亲权势的钩弋夫人被处死,而与卫氏关系密切的霍光却因祸得福,登上权臣高台。汉武帝布置了四位辅政大臣,势力均不强:金日磾为稳重的外族人,桑弘羊则是政敌,上官桀虽是亲家却依附霍光,霍光则得靠自己撑起卫霍门面,形成均势,避免一家独大。刘弗陵即位后,霍光巧妙地尊敬金日磾并联姻,主动向汉昭帝靠拢,宁愿与桑弘羊、上官桀势同水火,这种世故权谋成为他在三朝政坛屹立不倒的关键。
三、侍奉幼帝,荣誉连连
霍光能在汉武帝身边多年而未遭厄运,不仅因谨慎,更因他善于揣摩权力中心的心思。拉拢盟友的同时,他故意制造“我需陛下撑腰”的假象,因此当桑弘羊联手上官桀诬陷他时,汉昭帝坚定维护霍光。桑弘羊拉拢曾高调争夺太子之位、被怀疑散播皇帝非武帝亲生谣言的燕王刘旦入伙,最终自食其果。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霍光推举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刘贺品行败坏,霍光奏请太后废黜刘贺,改立武帝曾孙刘病已为帝。刘病已是戾太子刘据之孙,卫子夫的曾孙,与霍光结成天然同盟。经历了巫蛊之祸的沉浮,霍光见证皇权回归戾太子后人,遂决定归政,上奏将权力还给皇帝。可这位“盟友”皇帝却疑心深重,处处防范霍光,表面和睦实则戒备森严。霍光被蒙蔽,继续掌控朝政,纵容家族胡作非为,结果身死门灭,甚至名字都未能流传。
然而霍光的功绩极其显赫:国家风雨飘摇时,他力挽狂澜,稳住社稷,死后享受哀荣,被历代帝王祭祀以彰忠诚。若非卫青、霍去病英年早逝,戾太子刘据或能继位,霍光或许不会走到如此危险的地步。霍光和汉昭帝相辅相成,互相依赖对抗政敌,但到了汉宣帝时代,霍光因未犯错而自满,卸下武装,反成为皇帝眼中的威胁。幸而汉宣帝虽满门抄斩霍氏,却高度肯定其功劳,将其陪葬茂陵,后世尊奉祭祀,称其“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当得起这份殊荣。
发布于:天津市鼎合网配资-鼎合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炒股开户要求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